• <bdo id="i4iki"><source id="i4iki"></source></bdo><table id="i4iki"></table>
  • 返回首頁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  聯系我們
    全國客服免費熱線:400-011-6211
    企業QQ:262685149
    企業郵箱:262685149@qq.com
    企業生產地址:吉林省公主嶺市南崴子街道
    關于中亞
    吉林省陳氏中亞集團坐落在張學良將軍的夫人于鳳至的故鄉-南崴子街,南崴子街南有大泉眼,西有東遼河,獨特的地理位置,使陳氏中亞集團發展勢頭旺盛,集團不斷擴大,項目不斷增加,陳氏中亞集團不斷開拓創新,履行黨的三農政策,真正實現農業…
    農業知識
    水稻赤枯病
    作者:管理員 日期:2014/7/18 14:32:18 文章來源:互聯網

    水稻赤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,吉林省近幾年發生的水稻赤枯病多數是土壤缺鋅和缺鉀而引起的。

     

    ①缺鋅型赤枯病,一般秧苗移栽后1520天開始發生癥狀,先從新葉向外表現褐綠色,逐漸變黃白,葉片中出現小而密集的褐色斑點,嚴重時可擴展到葉鞘和莖,下部老葉下披,易折斷,重者葉片窄小,莖間縮短,葉鞘重疊,不分蘗,生長緩慢,根系老化,新根少。

     

    ②缺鉀型赤枯病,一般在水稻分蘗期開始發病,發病期表現植株矮化,葉片暗綠呈青銅色,分蘗后中下部葉片尖端出現褐斑點,組織壞死枯黃,老葉軟下披,心葉挺直,莖易折斷倒伏,重者根系發育不良,呈褐色,也黑根甚至腐爛,葉片干枯。

     

    發病條件:①低洼冷涼、鹽堿地及小井灌溉,土壤通氣不良,土壤缺鋅,易發生缺鋅型赤枯病。

    ②土壤冷涼,草炭土和草甸土易造成缺鉀型赤枯病。

     

    防治方法:①改良土壤,采用加沙、煤灰渣改善土壤通氣條件,多施用腐熟有機肥料,加強田間管理,淺水灌溉,適當曬田。

    ②缺鋅土壤,結合施底肥,每公頃施用硫酸鋅100斤,移栽后若發現缺鋅赤枯病現象,用0、20、3硫酸鋅葉面噴霧。

    ③缺鉀土壤,每公頃增施150斤硫酸鉀或氯化鉀,如發現有缺鉀赤枯病,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。

    上一篇:水稻細菌性褐斑病
    下一篇:稻田主要雜草及其防治
    Copyright 2014-2015 吉林省中亞水稻種子繁育有限公司 備案號:吉ICP備18003563號-1
    看香港最快的开奖结果,四肖八码中特期期准精选,2022年澳门开奖结果,澳门历史开奖记录
  • <bdo id="i4iki"><source id="i4iki"></source></bdo><table id="i4iki"></table>
  • Powered by VIPCMS.Net